校区各级党组织、各单位、各部门:
近期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,特别是营口、盘锦、大连陆续出现疫情,为贯彻国家及省、市、区最新疫情防控要求,从严从速从紧做好校区疫情防控工作,现就校园封闭管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教育教学活动安排
做好校区日常教学管理,指导教师开展好线上教学活动,暂停所有校外实习实训活动。
二、校园严格封闭管理
即日起,校园严格封闭管理,住校学生不出校,校外学生不入校,教师居家办公,部分教职员工住校开展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。
1.教职员工管理:目前在盘的科级以上干部(含独立教研室、中心负责人)、专职管理及服务保障人员在本次疫情结束之前原则上不离盘。校区各学院(分院、独立教研室、中心)、各部门与疫情防控相关和确有管理、服务、保障任务的人员(原则上为目前在盘、且符合进校条件的人员)住校开展工作,保障校区正常运行,并提前发布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。校区内后勤职工、物业、安保等服务保障人员住校集中管理。住校教职工、服务保障人员等初步按照一周以上调整一次的频次轮换(具体轮换频次由各单位、各部门结合本单位实际自行把握),新调换人员须无重点管控地区、重点关注旅居史及人员接触史,出示行程码、进出校园审批表(可注明有效期)、玉兰卡,并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,刷卡验证身份方可入校替换。目前在营口、大连、沈阳等出现疫情地区人员继续按照有关规定居家办公,等待进一步通知。
其他教师原则上不到校,通过网络授课、开展工作;未住校教职工坚持“非必要不流动”,不前往重点地区和人员密集场所。因极特殊情况确需到校,须无重点管控/关注地区旅居史及人员接触史,健康监测正常的情况下,由所在二级党组织审批,报分管(联系)校区领导和校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终审同意,出示行程码、进出校园审批表(可注明有效期)、玉兰卡和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刷卡验证身份入校。原则上进校后一段时间不出校,住宿由校区统筹妥善安排。
2.学生管理:原则上校内学生一律禁止出校园,校外学生一律禁止入校。因极特殊情况,确需出校园的学生,须经所在学院(分院)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同意后,报校区疫情防控学生管理组(学生事务办)审批同意方可离校,严格记录并报告行程信息。出校后仍需返回的学生,原则上须由所在学院(分院)安排老师全程陪同。
3.校外人员管理:切实做好保障日常后勤补给的供应链人员进校管理,要求保持相对固定的人员和车辆,须无重点管控/关注地区旅居史及人员接触史,健康监测、核酸检测结果正常,驾驶人员与校内人员无接触,做好进校车辆和货物的消杀工作。仍需营业的校内商户经营者住校。其他校外人员一律禁止入校。
三、后勤保障工作
做好在校师生的各项生活服务保障工作,保证食堂物资和食材储备。做好全校疫情防控物资储备、分发和使用指导等工作。在此期间保障物价平稳,做好在校师生生活必需品的保障工作,做好师生洗浴等的保障工作。落实快递的校外集中消杀、校内二次消杀、快递外包装集中回收等要求,保障快递安全。
四、防控措施安排
1.落实防控措施。按照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要求,严格落实“四方责任”“四早”要求,多措并举防止疫情在校园内发生。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和实际,组织开展核酸检测工作。坚持健康监测,做好封闭管理师生的核酸检测工作;在校师生坚持每日健康监测,分别由师生管理归口部门统计、汇总、备查。在校内坚持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,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,持续做好个人防护,减少人员聚集。
2.强化应急响应。加强疫情形势分析研判,切实做好校内师生医疗保障工作,如校内师生出现突发症状,迅速响应,启动应急预案,报告信息并通过“绿色通道”送往指定医疗机构治疗。开展突发情况应急演练,确保各项预案切实可行、有效管用。
3.做好消毒消杀。对教室、宿舍、实验室、图书馆、体育场馆、食堂、浴室、卫生间等场所,特别是入校食品、货物等进行地毯式消毒杀菌,确保“不留死角、不留盲区”。
4.严格活动管理。不举办聚集性活动,引导在校师生开展户外体育健康运动、线上教育活动等,丰富师生文化生活。
5.强化教育引导。关注师生心理健康,及时了解师生关切和急需,采取妥善措施满足师生学习、生活必需;积极开展教育引导工作,凝聚抗击疫情共识。
6.切实加强校园安全管理。密切关注校园及周边安全状况,加强校内巡逻,切实做好消防安全、交通安全工作,发现苗头隐患及时处置。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和监督,做好生产安全各项保障措施,以及应对极端恶劣天气、自然灾害等的处置工作。
7.加强信息报送。校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信息工作组根据省、市、区各级防控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组织师生管理各归口部门开展排查。校内外师生及共同居住人员一旦出现涉疫情况及其他重要紧急情况,要第一时间向归口部门及校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,迅速处置。
盘锦校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
2022年3月16日